【重溫援克情】臺上梅派傳人,臺下援疆名醫——李健:一個締造傳奇故事的醫療專家
前言:時間煮雨,似水流年。最美的相遇,不言過往,最深的感情,不計年輪。他們來時微笑,離時不舍。他們,帶來了期望,留下了碩果。一段援克行,一生幫扶情。就讓我們一起重溫,與他們攜手共進的那段時光.....
(通訊員:王園媛)有人形容他是臺上“瘋魔成活”,臺下救死扶傷的隱市男旦;有人形容他是一邊守護著梅派京劇藝術,一邊守護著患者健康生命的非凡人士;有人形容他是承載著讓中國傳統文化融于醫學人文重任的傳奇人物。梅蘭芳大師第九代傳人梅玖葆先生甚至曾親自出鏡點贊:“他多次去國外演出、交流,獲獎并得到好評。在沒有耽誤他的本職工作下,還能夠取得這么好的成績,我是分外高興的。像他這樣文武雙全的人,非常難等可貴。我對他最后的要求是,希望他在醫療屆當中,把咱們梅派藝術不單傳到國內,也要傳到國外,這是我真心的希望。”
中央電視臺直播,梅葆玖先生親授—“天女散花”
梅玖葆先生口中的“他”,就是目前正在執行援疆任務,自治區人民醫院克拉瑪依醫院(克拉瑪依市中心醫院)援疆專家——李健。
用執著讓藝術與醫學“兼容”
李健是京劇大師梅葆玖先生在上海的唯一一位嫡傳入室男弟子。他不僅曾斬獲全國多項京劇比賽金獎,還多次赴德、日、意演出,傳播中國國粹,先后受到李瑞環、李嵐清、韓正等黨和國家領導人的親切接見。他致力于中華傳統文化傳播30余年,以同濟大學為起點,推動成立了同濟、復旦、交大、華師大等8所高校京劇聯盟,輻射上海乃至長三角,讓更多莘莘學子體會到國粹的魅力,享受學習京劇帶來的健康和快樂。
同時,他在從事臨床醫學20余年間,運用自然科學和社會科學之間學科交叉的優勢,進行醫學科普和推廣。應用戲曲療法結合老年綜合評估方法,治療老年人的認知障礙、焦慮、抑郁、失眠和運動功能障礙等。讓藝術與醫學“兼容”,讓執著點亮夢想。他不負先生囑托,書寫飽滿人生。
演出后,國務院原副總理李嵐清與李健親切交談并點贊
李健(右一)與師父梅葆玖先生(左一)、 張南云女士、師伯盧燕女士、童祥苓先生合影
赴美國林肯中心演出海報
赴意大利佛羅倫薩,紀念佛大孔子學院建院五周年演出
在同濟大學開設京劇賞析課,獲得同濟大學優秀課程
?
援疆,是事業,更是傳承的升華
2023年4月,作為第六批上海援疆醫療隊隊長,李健帶著一份責任與使命,也帶著一顆對邊疆熱土的敬畏之心,來到克拉瑪依。從進疆的那一刻起,他就深切地感受到了這里的廣袤與壯美,也體會到了邊陲人民的淳樸與堅韌。他明白,他的人生將譜下新的樂章。
“作為一名老黨員,除了嚴格要求自己以外,還要帶好援疆隊伍,在科室內也要起到先鋒模范作用。”李健這樣要求自己。
技術援疆,填補醫療空白。援疆期間,李健自籌經費引入了血酮儀、血流灌注指數、腰部氣壓治療儀和瞬感血糖監測儀等6項新技術,有效提升了當地對糖尿病等基礎疾病的診斷和治療能力。這些技術的應用,不僅為患者帶來了更精準的醫療服務,也為克拉瑪依地區的醫療水平提升做出了重要貢獻。
赴準東采油廠為一線石油工人巡診
深入荒漠,開展義診活動。李健及其援疆團隊多次深入荒漠,為一線石油工人提供義診服務。他們不僅為石油工人們檢測血壓、血糖等健康指標,還解讀體檢報告、制定改善方案、普及健康理念,讓更多的油田一線工人和各民族同胞掌握醫學科普知識。他們將上海醫生的足跡留在了北疆四地五師的土地上。這種無私的奉獻,贏得了石油工人的深深敬意和感激。
為基層醫療骨干教學查房
赴獨山子人民醫院帶教查房
一對一師帶徒
傳幫帶教,培養醫療人才。在臨床診療的同時,李健還致力于培養當地的醫療人才。他與我院的醫生結對,進行一對一的“傳幫帶”教學,毫無保留地傳授醫療知識和技術。此外,他還申請了醫學發明專利、撰寫論文、申報科研項目、指導克拉瑪依的年輕醫生成功在國家級醫學雜志上發表論文、獲批自治區級繼續教育項目、克拉瑪依市級課題、獲得發明專利等;他個人主編了全疆通用教材一部,還堅持利用業余時間開展巡講,為全疆各地州7個民族200位基層醫療骨干傳授“老年綜合評估”技術,為克拉瑪依及周邊地區醫療科研的發展貢獻力量。
多次參加義診活動進行科普宣傳
央媒拍攝紀錄片
新華社醫師節專訪
接受克拉瑪依融媒采訪進行科普宣傳
健康科普,提升公眾素養。李健曾說,光做好臨床醫學還不夠,我們還要把健康科普知識植入百姓心中。于是,他利用當地媒體平臺,開展健康科普宣教活動,提升公眾的健康意識和自我保健能力;通過東方網、勞動報、克拉瑪依日報、克拉瑪依融媒開展醫學科普,點擊量達17000余次;他曾獲聘喀什大學、中國石油大學、克拉瑪依開放大學等高校的客座教授,深入開展文化潤疆活動。他的行動,不僅為克拉瑪依的醫療事業注入了新的活力,也為當地百姓的健康生活帶來了實實在在的改變。
感恩的哈薩克大媽親手制作小花帽贈與李健
傳承文化,弘揚國粹精華。援疆期間,他時刻不忘梅玖葆先生的囑托,不僅在醫學界繼續弘揚梅派藝術,還堅持運用自己獨創的戲曲療法來醫治當地百姓他將學醫的嚴謹態度帶入到京劇學習中,也將對京劇的執念融入到對醫學的堅守中。
2023年9月,他在克拉瑪依參加了“青春放歌——上海九所高校聯合演出”。2024年5月,他在喀什參演了“‘梅韻玖傳’紀念京劇大師梅蘭芳先生誕辰130周年,紀念京劇大師梅玖葆先生誕辰90周年”系列演出;2024年8月他又赴烏魯木齊進行演出。
他做到了,他真的做到了,他成為了醫療屆的京劇大師,也成為了京劇界的醫療專家。他把歲月書寫成了“神話”,用極致的追求展現著藝術與醫學的傳奇交融。
即將結束的援疆生活,令李健深深不舍。18個月,像年輪上的18盞燈,照映著他在邊疆大地上的每一個腳印,清晰而堅定。他在克拉瑪依留下的,不僅是先進的醫療技術和知識,更是一份醫者仁心和對人民健康的深切關懷。
“與其說是援疆,不如說是學習,大美新疆賦予了我很多,但我能為這座石油之城奉獻的卻非常有限。我堅信,在未來的日子里,新疆會變得更加美好,各族人民的生活也會更加幸福。而我,也將帶著這段難忘的經歷,繼續前行,為人民群眾的健康事業奮斗終身。” 這,就是李健——一生熱愛一生執著一生堅守一生奉獻。
自治區人民醫院克拉瑪依醫院(市中心醫院)宣傳科
2024年8月26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