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溫援克情】再別油城,不帶走一片云彩,只留下無限未來
前言:時間煮雨,似水流年。最美的相遇,不言過往,最深的感情,不計年輪。他們來時微笑,離時不舍。他們,帶來了期望,留下了碩果。一段駐克行,一生幫扶情。就讓我們一起重溫,與他們攜手共進的那段時光.....
(通訊員:王楠)2023年7月,醫院順應醫療改革浪潮,聚焦基層群眾就醫需求,堅持“以人民健康為中心”,由自治區人民醫院派遣醫療領域專家,組團來到克拉瑪依,推進我院管理與技術落地,引領克拉瑪依區域醫療中心建設,為油城百姓開啟了足不出戶也能享受優質醫療資源的美好生活。
在此期間,心血管內科迎來了自治區人民醫院援克專家燕建鋒。他帶來的不僅僅是先進的醫療技術,更是一種全新的診療服務理念。他手把手地教授我們如何更精準地診斷疾病,如何更有效地治療患者。在他的指導下,心血管內科的醫療水平得到了質的飛躍,許多原本束手無策的病例,現在都有了解決之道。
然而,天下沒有不散的筵席。隨著時間的流逝,燕建鋒的援克任務也暫時告一段落。在他即將離開的那些日子里,我們每個人的心中都充滿了不舍。可以這樣評價:雖然燕主任走時不帶走一片云彩,但卻留下了無限未來。
傳承技術,播種希望
心血管內科在開展電生理手術方面一直是一個薄弱環節,燕建鋒主任到來后,手把手的教技術講理論,不僅是主動“輸血”更是主動“造血”。
在這一年的時間里,他不僅親自操刀手術,更通過教學、研討和指導,將知識如同種子一般播撒在這片土地上。這些知識的種子,在心血管內科團隊心中生根發芽,開出智慧的花朵,結出豐碩的果實。
在院期間,燕建鋒帶領團隊開展了多項新技術,如心臟再同步化心律轉復除顫器(CRT-D)治療、“零射線”心臟射頻消融術等,為心血管內科醫療團隊打下了堅實的技術基礎。這些技術,將會繼續傳承和發展,造福更多的患者。
燕建鋒持續推動專科聯盟效應,使科室在短短一年的時間內便常規開展了心律失常、結構性心臟病介入治療等,穩步推進電生理專業發展,目前,科室心律失常和冠脈介入手術均達到了疆內領先水平;科室建立了集冠脈組、心電生理組、結構性心臟病組、無創心功能組、高血壓組等亞專科為一體的學科體系,且每年為我院培養至少1名臨床骨干醫師。全面推動心血管內科發展學科品牌亞專業,打造穩定的人才發展梯隊。
心血管內科副主任張春梅主任:“感謝燕主任的大力支持。有技術才是硬道理,只有這樣才能留住病人,留住我們的青年醫生。心中有信仰,未來才有希望燃燒學醫的初心與夢想。”
仁心仁術,贏得口碑
?“聽說自治區人民醫院心血管專家來到了克拉瑪依,我就帶父親過來試試了。如今看到他的心律失常好多了,感覺以前頂天立地的父親又回來了!”烏爾禾患者之子感慨地說。
一位起搏器術后患者深切地說:“醫療專家帶來的不只是技術,還有醫療理念。他們真正做到了以病人為中心,做到了病人滿意社會滿意啊!”
69歲的CCU病區患者和86歲的低氧血癥患者,都在燕建鋒主任的精心治療下重獲新生。燕主任不僅在手術中展現出高超的技術,更在術前會與患者及家屬進行細致的溝通,確保他們對治療方案有充分的了解和信心。
燕建鋒曾多次對患者們說:“不用去烏魯木齊看病,我們會讓烏魯木齊甚至是上海的專家來看您。”當地老百姓對能夠享受到一流的優質醫療資源而感到慶幸。
“雖然克拉瑪依有直達烏魯木齊的高鐵,而且只有3.5小時路程,但對于病人來說,肯定是沒有在‘家門口’便利,況且出去一趟,花費也不小。”患者李先生對能夠隨時邀請專家來克面對面診療表示十分滿意。
患者的感激之情溢于言表,一面面錦旗是對燕建鋒醫生及其團隊最高的贊譽。他的精湛技藝,讓患者們“躁動”的心“冷靜”下來,為我院心血管內科打造專科品牌奠定了堅定的基礎。
心血管內科負責人李巖表示:“自治區專家組駐入克拉瑪依市中心醫院使廣大民眾受益,不斷提升微創治療技術和醫務人員培訓內容,大力推進了克拉瑪依市中心醫院醫療水平進步。”
為期一年的幫扶就要結束了,正如那首詩:“輕輕的我走了,正如我輕輕的來......我揮一揮衣袖,不帶走一片云彩。”心血管內科團隊衷心感謝燕建鋒主任,他一轉身,再別油城,沒有帶走一片云彩,卻留下了無限未來,無限希望......
自治區人民醫院克拉瑪醫院(市中心醫院)宣傳科
2024年8月22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