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技術新項目新變化】總院聯動+技術攻堅!克拉瑪依首例ECMO救治填補區域空白
(通訊員:胡陽)3月11日,自治區人民醫院克拉瑪依醫院(市中心醫院)在總院(自治區人民醫院)專家團隊全程指導下,成功實施克拉瑪依地區首例體外膜肺氧合(ECMO)救治,為一名急性心肌梗死合并心源性休克患者重啟生命通道。這一突破不僅填補了區域危重癥急救技術空白,更通過總院與我院的高效協作,為北疆地區急危重癥救治網絡建設注入關鍵力量。
當天凌晨3時,一名58歲男性突發急性心肌梗死,經心肺復蘇后仍處于心源性休克,生命岌岌可危。面對傳統救治手段難以維持血壓、血氧的危局,自治區人民醫院克拉瑪依醫院重癥醫學科立即啟動應急響應,與自治區人民醫院總院展開遠程會診。總院重癥醫學科主任醫師張大權率團隊驅車300余公里馳援,聯合重癥醫學科醫護在40分鐘內完成ECMO裝機,成功為患者建立起“體外生命引擎”。目前患者生命體征已趨平穩,進入后續治療階段。
總院重癥醫學科主任醫師張大權在救治現場表示:“時間就是生命,患者的安危永遠是第一位的。我們總院團隊來到克拉瑪依,就是希望與當地醫護并肩作戰,全力以赴完成這次ECMO救治。從設備調試到團隊對接,大家配合得非常默契,這種高效協作正是我們能夠成功的關鍵。”
作為重癥醫學領域的“終極救命技術”,ECMO通過體外循環系統暫時代替患者心肺功能,為嚴重心肺衰竭患者贏得寶貴的救治時間。
總院幫扶專家、我院重癥醫學科主任納森表示,此次救治中,總院團隊攜設備、帶技術“現場攻堅”,自治區人民醫院克拉瑪依醫院多學科緊密協作,從設備調配到管路預充全程實現標準化操作,標志著區域急危重癥救治體系實現質的飛躍。
此次技術突破對克拉瑪依及周邊地區醫療發展具有多重意義——
ECMO技術的落地應用,將直接帶動區域重癥醫學、心血管內科、呼吸與危重癥學科在呼吸支持、循環管理、多器官功能維護等領域的綜合能力提升,為心梗、急性呼吸窘迫綜合征(ARDS)等急危重癥患者筑牢生命防線;依托專科聯盟,總院與我院“即時響應、全程聯動”的協作機制,克拉瑪依作為北疆醫療樞紐,可輻射200萬人口,構建我市及輻射周邊的急危重癥救治網絡,大幅縮短搶救時間窗,降低患者長途轉運風險;對周邊百姓而言,切實減輕跨區域就醫負擔,推動“大病不出克”民生目標加速實現。
此次ECMO技術的成功開展,是深化國家區域醫療中心建設的重要成果。未來,醫院將持續強化多學科協作與人才梯隊建設,打造覆蓋北疆的急危重癥救治高地,為北疆區域群眾提供更優質、高效的醫療保障。